2025天津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博览会:智护城市“生命线”,引领安全监测新未来
展会时间:2025年9月17-19日 | 展会地点: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
在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极端气候频发的双重挑战下,桥梁坍塌、建筑失稳、管道泄漏等结构安全事故频发,结构健康监测(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, SHM)技术已成为保障城市安全、延长基础设施寿命的核心手段。2025天津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SHM博览会”)以“数智监测·韧性未来”为主题,将于2025年9月17-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盛大启幕。展会聚焦结构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,汇聚全球顶尖技术、解决方案与行业领袖,助力京津冀乃至全国构建“预防-监测-预警-维护”一体化安全体系。
政策驱动:安全监管升级
近年来,中国相继出台《“十四五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《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》等政策,明确要求对桥梁、隧道、高层建筑、大型场馆等关键基础设施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。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战略核心区,2024年结构健康监测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15%。
技术革新:从“被动维修”到“主动预警”
随着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5G、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融合,结构健康监测正从传统人工巡检向智能化、实时化、精准化转型。传感器成本下降90%、边缘计算能力提升10倍、AI算法识别准确率超95%,推动SHM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。
天津的产业优势
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与制造业基地,拥有国家超算中心、中交一航局、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等科研机构与企业,在海洋工程监测、地震预警、城市生命线安全等领域形成技术高地。2024年,天津智能传感产业规模达380亿元,为SHM博览会提供坚实产业支撑。
全场景技术展示
展会设立传感器与设备、数据采集与分析、智能预警系统、数字孪生与仿真、运维管理平台五大展区,覆盖结构健康监测全链条。参展企业包括欧姆龙、基康仪器、华测检测、中科星图等国内外龙头,展示光纤光栅传感器、无线低功耗监测节点、AI驱动的裂缝识别系统等创新产品。
京津冀重点工程案例专区
特设“雄安新区基建安全”“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管廊”“天津海河隧道监测”等实景案例展区,通过互动沙盘、VR体验等形式,还原大型项目中的监测技术应用,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
国际技术交流高地
联合国际结构监测与控制协会(IASCM)、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(ASCE)等机构,举办全球结构健康监测峰会,邀请麻省理工学院、同济大学等顶尖学者,探讨地震监测、风电塔架安全、碳纤维复合材料监测等前沿课题。
供需对接与投融资服务
组委会联合京津冀三地住建部门,组织超200家基建业主单位、设计院、运维商参与采购对接会;同时设立SHM创新基金,为初创企业提供技术孵化、融资路演平台。
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的硬实力
作为全球第二大单体会展中心,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拥有16万平方米室内展区、5G全覆盖、智能物流系统,可满足超大型展会需求。其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、京津塘高速的区位优势,便于全球客商高效参展。
天津的科研与产业集群
科研资源:天津大学、南开大学在结构力学、智能传感领域实力雄厚;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提供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支持。
产业基础:滨海新区聚集了航天长征、赛腾机电等监测设备制造商,形成“研发-生产-应用”完整生态。
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红利
随着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速,京津冀基建投资持续升温。2024年,三地联合发布《京津冀基础设施协同监测管理办法》,明确要求新建重大项目必须配套健康监测系统,为SHM技术提供广阔市场空间。
对参展商:直面京津冀年超500亿元的结构健康监测市场需求,对接雄安高铁站、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改扩建等重点项目,提升品牌区域影响力。
对采购商:一站式获取全球最新监测技术与解决方案,参与现场签约享20%采购补贴,降低供应链成本。
对行业观众:免费参与技术培训、标准解读会,获取《中国结构健康监测行业发展报告》,拓展人脉资源。
展会组委会宣布,将联合京东工业品、华为云等企业上线“结构健康监测数字服务平台”,实现设备管理、数据共享、故障预警等功能常态化运营。同时,计划在唐山、沧州等地设立分会场,形成“主展+巡展”联动模式,持续赋能区域产业发展。
2025天津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博览会,不仅是技术与资本的盛宴,更是守护城市安全的“科技防线”。9月的天津,将以开放之姿汇聚全球智慧,共同擘画结构安全监测的宏伟蓝图!
参展报名:15000870381吴先生
ys199018